在万历年间有个这样的人物,但准确来说这个人物是在嘉靖年间出现,经历了嘉靖、隆庆以及万历三朝,同时这个人不仅是隆庆皇帝的老师,也是万历皇帝的老师。随着嘉靖帝的驾崩,以及后来隆庆帝的离世,万历在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因为祖制被匆匆送上了皇帝这个九五之尊的宝座。
在起初,万历帝对于皇帝的认识仅仅是出于“拿”的理解,因为从他小时候的印象来说,自己的皇爷爷,以及自己的父皇,好像在众人中总是说一不二,拥有着无上的权威,在这个诺大的明朝中也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可是在张居正、张太岳的管制下,这位年轻的皇帝慢慢知道了皇帝对于天下苍生的意义,对于这个国家的意义,在张居正还没死时,年纪轻轻的万历皇帝对于老师张居正的感情是复杂的,当中有害怕,也有喜欢。
据历史的记载,万历皇帝在其小的时候,便被慈圣、慈仁太后教导张先生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重臣,虽然在这之前,这三个孤儿寡母对于张居正的信任还不是很高,但在经历了高拱的“大逆不道”后,她们对于张居正的信任便达到了顶点,而张居正所做的一切包括“万历新政”也是其忠诚的最高表现,也是对他们信任,乃至对大明朝的最高回应。
可是在后来,万历帝慢慢长大后,其对于恩师的害怕和喜欢渐渐变得极端起来,喜欢和害怕逐渐被张居正严厉、独当一面,以及皇帝天生的敏感所融合,融合成了一个几乎为畸形的产物,那就是“厌恶”。
大家若是看过相关张居正的文章和文献,就能看出其与万历帝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复杂的也是微妙的,同时也是压抑的,这种感情的复杂性并不是线索与线索之间的交错麻烦,而是具有单个存在,相互呼应的,其具体表现在当万历帝知道张居正张先生因为生病不能上课的时候,他却尤为感动的为其熬制汤药补品;而当万历帝知道张居正对于别人称颂其为伊尹,并笑而不答的时候,内心的愤恨可以说是达到了顶点,这种愤恨足以碾压一切好感。
张居正在最后被抄家,与其说是万历帝所谓,不如说是其自己为自己埋下的坑,挖好的陷阱。张居正其对于政权的恋恋不舍,对于权力近乎病态的嗜好,成为了别人攻击他的原因,也是其在后来被抄家的一个“必要条件”。
我们换个看法,如果张居正在其父去世后,在丁忧前,在完成了新政后,将权力做好交接,将阁员以及六部尽量都换为自己新政的主将,自己再全身而退,这样的话历史上就没有被抄家的张太岳,而是一个永远的“帝王师”,永远被人们所敬佩,最后功成身退。毕竟一个人的独大,一个臣子过长时间的凌驾于皇帝之上,皇帝迟早都会有所厌恶,再因为厌恶起了杀心。
综上所述,万历帝在后来对张居正这位昔日的师傅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因为权力的巩固,更多的是从小的压抑在某一个时刻的爆发,就抽像的去理解,张居正早年的压抑的教导实际上是在给万历的心中埋雷,而点燃这个个雷区的便是“君权”和“张居正”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