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体格健壮,聪明机智,擅长辞令,更以勇敢而著称,他的统治十分公正谦和。人民不仅把他当作君王,简直视他为自己的主人。 自从鞑靼人迁居到新的地方后,约在一一八七年,他们选举成吉思汗为自己的君王马。成吉思汗体格健壮,聪明机智,擅长辞令,更以勇敢而著称,他的统治十分公正谦和。人民不仅把他当作君王,简直视他为自己的主人。他的善良、伟大的品格远播各地,所以所有的鞑靼人无论住在多么偏远的地方,都愿意服从他的命令。成吉思汗看到自己统治着这么多勇敢的人民,便雄心勃勃地想要离开这个蛮荒之地。他命令他的人民准备好弓箭和他们所擅长的武器,率领他们攻城掠寨,占领了许多城市和省区。成吉思汗凭借他的公正与德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他所到之处,人民都十分欢悦,都以得到他的保护和恩惠而感到幸福。 就这样,他夺取了九个省区。那时,每一个市镇和省区或由人民自己管理,或受一个小君王的统治。这些小国间既然没有联合,便自然不能够单独抵抗这样可怕的一支力量。想到这一点,我们对于成吉思汗的成功便用不着惊讶了。他在征服这些地方后,就委派官吏去治理。这些官吏都十分公正,所以居民的生命财产丝毫没有受到损害。 成吉思汗看到自己的事业如此顺利,便决意进一步向外扩张。他怀着这个目的,派遣使者到王罕那里,要求娶他的女儿为妻,因为成吉思汗知道此事一定不会被允诺的。果然当王罕听到这个请求后,勃然大怒,叫道:“成吉思汗是我的奴仆,竟然如此大胆,敢要求娶我的女儿为妻?你们滚罢,回去告诉他,如果他再执迷不悟,我要让他受辱而死。”使者得到这个答复后马上离开了王廷,赶回他们主人那里,将王罕命令他们说的话,一字不差地报告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被这个答复激怒了,他马上集合大军,入侵王罕的疆土。在一个叫作天德今的大平原上安营扎寨,同时派遣使者告诉王罕,叫他准备作战。王罕也同样亲自统率大军进攻天德平原,在离敌营十英里的地方扎下营盘。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命令自己的占星家和巫师预测,两军在迫在眉睫的战斗中,谁会取胜。于是占星家和巫师采来一根绿色的芦梗,把它从中剖为两半,一半写上他们主人的名字,另一半写上王罕的名字。然后他们把芦梗放在地上,相隔一定的距离,并对成吉思汗说:当他们念咒时,两片芦梗会因神的力量相互靠拢,一旦碰到一起,写着谁的名字的那半站在上面,胜利就属于谁。 于是,成吉思汗便集合全军来观看这个仪式,当占星家念动他们的时,大家看见两片芦梗开始移动并相互接近。最后,写有成吉思汗名字的那半站在了另一半的上面。成吉思汗与王罕的战争成吉思汗及鞑靼人的队伍看到这个结果后,都十分兴奋,他们马上向王罕的军队展开了进攻。他们勇不可当,一举便攻破了王罕的战线,全歼了敌军,王罕也被杀死了。成吉思汗占领了王罕的国土,并娶了他的女儿。——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国学导航网 与王罕决裂:征服克烈部 尽管王罕在不同的场合下曾不公正地对待过成吉思汗,但是,直到当时成吉思汗对他的主人始终保持忠实。这位蒙古英雄认为他是克尽属臣职责的,他为其子术赤向王罕之女察兀儿别吉公主求婚。《秘史》说,王罕的拒绝深深地刺伤了这位英雄。 克烈王没有看清楚他属臣中的这位对手,没有在他称汗时(约1196年)他,实是犯了错误。到王罕开始感到不安时,为时已晚。正像史书告诉我们的那样,他在稍稍反思之后模糊地意识到这一事实。王罕已经老了,他的头发白了。他希望能平静地度过余生。但王罕之子亦刺合,人们更熟悉的是汉名桑昆,即蒙古语“圣公”,怂恿父亲与成吉思汗决裂。他劝父亲支持札木合反对成吉思汗。桑昆受个人抵押权的束缚,在札木合短命的王权崩溃之后,桑昆鼓励札木合到克烈部王宫避难。为配合桑昆的行动,札术合煽动王罕不要信任他的强大的属臣成吉思汗,并谴责成吉思汗谋反。他对王罕表白说:“我於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鸿雁耳。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鸿雁遇寒则南飞就暖耳。”与此同时,古代蒙古汗系的合法后裔阿勒坦也靠拢王罕,他一直后悔把王位交给了一位暴发户,他怂恿王罕发动战争反对他从前的盟友。 1203年,成吉思汗与克烈人之间彻底决裂。这次破裂成了这位蒙古英雄一生中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一直起着王罕的杰出副手的作用,现在他要为自己而战,为夺取最高地位而战。 在桑昆的煽动下,克烈人企图以言和为借口诱骗成吉思汗前来约会然后消灭之,但消息走漏了,接着他们计划对他发起突然攻击。但在克烈部将军告知部下时,被两位牧马人乞失力和把带听见,急往通报。后来,成吉思汗为此封他们为贵族。 成吉思汗加紧备战。《秘史》记道,他先撤退到卯温都儿高地附近,并在此留下一小支警戒部队。次日,他在卯温都儿后方较远的沙丘附近安营。《元史》称这一沙丘地为“阿兰塞”,多桑(据拉施特所记)注明是合兰真沙陀,雅琴夫认为是哈拉-果翁-俄拉。换言之,它在《秘史》上的是另一种写法(Qalapaldjit-elet[Qalaqaljit-elet])。更准确地说,该位置是在兴安岭山嘴一带,合勒卡河源旁边。尽管巡逻骑兵(阿勒赤歹那颜的人)及时通报了王罕军逼近的消息,但成吉思汗在此还是遭到了可能是他生涯中所碰到过的最严峻的考验。战争确实异常激烈。成吉思汗的副将——乌鲁尔德部首领老主儿扯歹那颜和忙古惕部的忽亦勒答儿薛禅——表现得勇敢顽强。忽亦勒答儿发誓要把纛即牦牛或马尾旗,插在敌人后方的小山丘上。他闯入敌境,实现了他的誓言。主儿扯歹用箭射伤了克烈部桑昆的脸。但是,因克烈军人数多,成吉思汗于夜间从战场上撤退,在清点人数时,不见三子窝阔台和他最信任的两个将领博儿术和博罗浑。最后,他们终于来了,博罗浑骑在马上,手中抱着窝阔台,他的颈部已经受了箭伤。《秘史》说,看到这幅情景,这位钢铁般的人流下了眼泪。 由于明显地处于劣势,成吉思汗沿合勒卡河。朝贝尔湖和达费诺尔北部(《元史》上汉名为“董哥泽”)附近撤退。在贝尔地区的合勒卡河入口处居住着弘吉刺惕部,成吉思汗的妻子出自该部。成吉思汗以亲属的名义向他们求援,不久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正是从贝尔湖和达赉诺尔地区,成吉思汗设法带口信给王罕,大多数史书对此信都有转述或摘录。在口信中,他使他以往的宗主回忆起他们友好相处的岁月和他为他所做的事情,以此打动王罕的心。他解释说,他唯一的希望不过是重新得到好感(“相反”,桑昆说,“他的希望是麻痹王罕的警惕性”)。成吉思汗称王罕为他的父亲:“艾奇吉汗”(khan echige),并指出他总是很谨慎地恪守属臣的职责。他最忠实的性格和他把自己放在正确位置上的情况在这封信的各种转载中都得到特别强调。在同一主导思想下,他提醒阿勒坦(即原蒙古王室后裔,现在属成吉思汗敌人之列),如果他、成吉思汗得到了汗位的话,那么正是阿勒坦给予的,因为正是阿勒坦和长支的其他代表们拒绝了这一荣誉。这首诗在抒情史诗的形式下是一篇正式声明和对昔日宗主的表白,它强调了成吉思汗作为人和盟友的正确态度。从的观点来看,应该承认王罕在太晚的时候才发现他以往属臣的个性坚强——对这位爱主宰人者的早期努力给予了轻率的支持。然而,他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又中断了联盟和背信弃义地攻击成吉思汗,给了他的对手这样做的权利。在这次较量中,克烈王动摇不定,懦弱胆小,还受到部下的干扰和来自他的儿子桑昆的反叛的威胁,除非他竭尽全力,否则不能与成吉思汗匹敌。 然而,在合兰真挫折之后,一些追随者们离开了成吉思汗,他当时经历着最艰难时期,由于人数锐减,他朝北向西伯利亚方向撤退,撤到蒙古最边缘,今外贝加尔地区的边境上。他与一小群忠实的支持者退到今满洲里以北,离额尔古纳河不远之地的班朱尼河附近,他饮该河的浑水。他在这里度过了1203年夏天。“同饮班朱尼河水者”——与他共患难之人们——其后得到优厚的回报。 然而,这个反成吉思汗的联盟又一次地自行瓦解了,因为动荡中的这些游牧民们只能想到季节性的盟约。据拉施特记述,出于对成吉思汗的仇恨而与王罕联合的几位蒙古首领——答力台、火察儿、阿勒坦、札木合——又联合策划了一次谋杀这位克烈王的阴谋。王罕及时得报,袭击了他们,并在他们逃跑时夺走了他们的辎重。札木合、阿勒坦和火察儿逃到了乃蛮部避难,而答力台投降了成吉思汗。 因此,形势对成吉思汗有了很大的改善。在1203年秋,成吉思汗从班朱尼河进军斡难河,采取了攻势。成吉思汗弟哈撒儿的家人都落入克烈军中,成吉思汗利用哈撒儿之名带口信给王罕以消除王罕的疑惑。王罕在确信之后同意和谈,便遣人到成吉思汗处,以“牛角盛血”作为盟誓时用。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在秘密进军之后,对克烈军队发起了袭击,使克烈军骤不及防而被驱散。《秘史》记述,该战发生在杰杰儿·乌都儿,无疑是发生在土拉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这次战斗确保了成吉思汗获得决定性的胜利。王罕及其子桑昆向西逃跑。一到乃蛮境,王罕就被一位名叫火力速八赤的乃蛮部将杀死,他未认出王罕。他的首级被献给塔阳,塔阳的母亲古儿别速到坟前祭奠了死者的英灵,“奏乐悼念”。桑昆越过戈壁,暂时在额济纳河附近的西夏边境上以剽掠为生,也许后来到了柴达木盆地一带,最后是在库车的回鹘人中被杀,默默无闻地结束了他的生命。 克烈人投降了成吉思汗,从此忠实地为他放劳。然而成吉思汗仍很谨慎地把克烈人重新分配到蒙古各氏族之中,目的在于分化瓦解。对札阿绀孛(王罕之弟)的人他表示了特别的关心,因为他娶了礼阿绀孛的一个女儿亦必合别吉,他的幼子拖雷娶了札阿绀孛的另一个女儿唆鲁禾帖尼公主,她在成吉思汗家族中将起着很大的作用。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消息: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长城文化网